一直以来,新闻媒体因普遍被视为一种公共事业,而被称为“社会公器”,既然定位于此,那其存在的本意就应在于“可以推动社会的创新和发展”。然而话说回来,公器的运用同样需要得到监控和规范,否则一旦它落入怀有私心之人手中,则必定会频频产生“公器伤人”的事件。
这几天,一位名叫程拓的记者既因“滥用公器”受到不少企业和媒体同行的质疑,为啥呢?我们随便找几篇程先生最近的文章来看,便可窥知一二。
话说作为一名严谨的新闻工作者,谁都知道新闻报道应该严格遵守真实性准则,具体来说,一个新闻事件的核实,应该至少找到两个以上权威信源作为支撑。同时也有必要对涉事几方进行采访确认。
作为业内还比较资深的程先生,对此应该不会不知,然而其于去年年底撰写的《揭开途牛“牛业贷”的放贷圈套》一文便因为缺乏详实证据引起了行业质疑。
而近期由其撰写的另一篇涉及企业合并的稿件又在挂着所谓“传闻”的标题肆意虚构,完全未走采编的正规流程。
说到这,我真为那些还在珍视手中“公器”,愿意几经辗转深入实践去获得第一手资料的记者朋友们叫屈。同时也在唏嘘,如果仅仅只是依靠几个业内好友饭局之上闲聊的谈资,抑或只是自己在脑海中根据个人意愿进行推导就能成文,那成为一个“记者”显然就太容易了。
更为搞笑的是,程先生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任何不妥,反而觉得这是一种“彰显自己能力”的聪明之举。于是乎,在写出类似YY稿件之后,大多同时会呼朋唤友,让不知内情者一同转发,力求造成更大的舆论影响。
其实作为媒体同行,我还是能够触及到程先生的想法的,一般长期无法通过过硬稿件赢得同行和行业认同,而自己又极具好胜心,纠结之下便只能通过YY的方式哗众取宠。
而一旦有业内企业因不堪无节操的挑衅向其低头,程先生便会觉得取得了人生和事业上的一大胜利,在满足了私欲和莫名优越感的同时,开始复制“成功经验”继续观望底线。可悲的是长此以往,更多的企业便开始遭到越来越多的“舆论暴力”。
当然,程先生的“聪明”显然不止于此,应该说作为同龄人,我还是很惊于其对于自身的运作能力的。例如程先生不少文章皆标明“此文系某报记者程拓以个人名义发布”,正所谓披着正规媒体的皮,私下干着自己的活儿,其本身挂靠于一家报社,日常做一些分内事儿,然而大部分精力却用于经营自己的自媒体账号,自己心里想着传统媒体已经日薄西山,赶紧为自己找条后路,小算盘打得甚响。
说至此,其实更在意的是事,而并非人。程先生不过是一个近期比较明显的案例,但我相信在这一例的背后,显示出的是我们的媒体环境正受到来自于个别不良个体的污染,还记得去年11月的记者节,不少记者同行曾经感慨媒体公信力的式微。如今,让我不想看到的是,今年的记者节,会不会已经无人再提“公信”?
这几天,一位名叫程拓的记者既因“滥用公器”受到不少企业和媒体同行的质疑,为啥呢?我们随便找几篇程先生最近的文章来看,便可窥知一二。
话说作为一名严谨的新闻工作者,谁都知道新闻报道应该严格遵守真实性准则,具体来说,一个新闻事件的核实,应该至少找到两个以上权威信源作为支撑。同时也有必要对涉事几方进行采访确认。
作为业内还比较资深的程先生,对此应该不会不知,然而其于去年年底撰写的《揭开途牛“牛业贷”的放贷圈套》一文便因为缺乏详实证据引起了行业质疑。
而近期由其撰写的另一篇涉及企业合并的稿件又在挂着所谓“传闻”的标题肆意虚构,完全未走采编的正规流程。
说到这,我真为那些还在珍视手中“公器”,愿意几经辗转深入实践去获得第一手资料的记者朋友们叫屈。同时也在唏嘘,如果仅仅只是依靠几个业内好友饭局之上闲聊的谈资,抑或只是自己在脑海中根据个人意愿进行推导就能成文,那成为一个“记者”显然就太容易了。
更为搞笑的是,程先生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任何不妥,反而觉得这是一种“彰显自己能力”的聪明之举。于是乎,在写出类似YY稿件之后,大多同时会呼朋唤友,让不知内情者一同转发,力求造成更大的舆论影响。
其实作为媒体同行,我还是能够触及到程先生的想法的,一般长期无法通过过硬稿件赢得同行和行业认同,而自己又极具好胜心,纠结之下便只能通过YY的方式哗众取宠。
而一旦有业内企业因不堪无节操的挑衅向其低头,程先生便会觉得取得了人生和事业上的一大胜利,在满足了私欲和莫名优越感的同时,开始复制“成功经验”继续观望底线。可悲的是长此以往,更多的企业便开始遭到越来越多的“舆论暴力”。
当然,程先生的“聪明”显然不止于此,应该说作为同龄人,我还是很惊于其对于自身的运作能力的。例如程先生不少文章皆标明“此文系某报记者程拓以个人名义发布”,正所谓披着正规媒体的皮,私下干着自己的活儿,其本身挂靠于一家报社,日常做一些分内事儿,然而大部分精力却用于经营自己的自媒体账号,自己心里想着传统媒体已经日薄西山,赶紧为自己找条后路,小算盘打得甚响。
说至此,其实更在意的是事,而并非人。程先生不过是一个近期比较明显的案例,但我相信在这一例的背后,显示出的是我们的媒体环境正受到来自于个别不良个体的污染,还记得去年11月的记者节,不少记者同行曾经感慨媒体公信力的式微。如今,让我不想看到的是,今年的记者节,会不会已经无人再提“公信”?